时光匆匆,宁波垃圾分类学院满一周岁了!
作为宁波政府管理部门与高校联手打造的一个集垃圾分类教育培训、宣传策划、理论研究等于一体,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性学院,我们始终坚持“访学、研学、讲师团下基层宣讲等多种形式,给不同群体提供多层次、多方位、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服务”这一办学宗旨,宁波垃圾分类学院向走在全省甚至全国前列的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,并取得了一定成效。
细数过去的365天,在“垃分”团队的共同努力下,一年大事如下:
圆满完成培训任务
全年共完成各类垃圾分类培训21280人次,有集中培训,也有上门送教。有给学校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,更多的是增加学院影响力的工作。
配合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的工作部署,集中培训项目涵盖全市教育系统相关管理人员、城管执法人员、环卫收运人员、住建系统物业经理、桶边督导员、社区书记等重点人群的培训,一路收获委托单位及受训人员的好评。
启动在线教学平台及课程资源建设
按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招标合同要求建设学院线上平台,初步设计在线报名、学习、练习、考试全流程,考试合格在线生成结业证书或上岗证,创建题库,制作线上视频课件10个。
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,练习、考试系统已于6月下旬投入使用,目前已完成线上考试认证6000余人;10个视频培训课程全部上线,300道题库也已上线并投入使用。
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工作
从2019年10月开始,由宁海分院牵头,开始调研宁波加多美科技公司,宁波垃圾分类学院与加多美公司签订全面合作协议,共同打造“农村生活垃圾智分类与保洁一化模式”。学院在公司建立产学研基地,并由企业牵头在大佳何镇智分类示范村(滨海村)建立实践教学基地。智分类项目推进落地,需教育先行,双方达成意向将开展紧密合作。
由宁海分院团队执笔的超万字调研报告,经农业农村厅概括提炼后提交裘东耀市长批示,这一模式一并受到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关注,9月11日《学习时报》专版刊发题为:打造农村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处理“宁海模式”,尚有三个专版将陆续刊发。9月26日,中央党校报刊社组织专家到宁海调研农村生活垃圾智分类模式,11位各领域专家参与,人民日报社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九家主流媒体到场采访。
精心编写出版多本教材
《垃圾分类图解:村民读本》,2020年6月由宁波出版社;
《生活垃圾分类大学生读本》(系列丛书一),2020年10月初出版付印,由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;
《农村生活垃圾智分类标准汇编》(加多美企业标准)、《农村垃圾智分类保洁一体化操作管理大纲》,校企合编培训用教材;
《农村生活垃圾智分类智慧系统技术规范》(省标DB33)已获省标准研究院通过,等待发布。
着力拓展实践基地
经多方调研,学院根据培训任务要求,深入调研走访,发现挖掘出新垃圾分类优秀示范社区三个:陈婆渡社区(陈婆渡小区、都市丽湾小区)、安丰社区(玫瑰苑小区、丰馨苑小区)和示范商业街——老外滩。加上原有的11个实践基地,进一步丰富了学院的实践教学场所,充实了实践教学环节。
当然,随着学院的发展这些还远远不够,我们仍需积极开拓。
办学效果不断突显
学院教师们认真对待所有的培训,坚持深入一线开展各类调研,收集一手资料,精心准备每一课件,上好每一堂课,让每一个参训人员学有所获。经过一年的工作,积累了经验,也获得了各方参与的认可与肯定,收获一定口碑,自主上门的2019年青岛市黄岛街道社区干部培训,与本月29、30日平湖市分类办、街道、镇分类主管干部的培训,从侧面印证了我们的工作效果。
9月27日浙江民生频道“出发来浙里——今日关注”栏目播出的学院专题片,能看到学院精心准备的培训教学全过程。
9月25日参加宁海县人社局“农村垃圾分类管理员”项目招投标,成功拿下600人标,宁波垃圾分类学院翻开新的一页。
过往的一年里,宁波垃圾分类学院取得了一定成绩,积累了一定经验,未来路上,我们将再接再厉,坚持调研为先,提升学院办学层次;积极申报科研课题,提升学院教师科研水平与宣教水平。努力构建垃圾分类相关从业人员、管理人员、服务人员等工作标准体系,为美丽宁波贡献宁波垃圾分类学院智慧!